7月31日,常州市委全会对城市发展愿景提出新要求:
(资料图片)
在高质量迈入GDP万亿之城的道路上,努力展现一座有高度有支撑、有动能有活力、有气质有颜值、有温度有质感的万亿之城。
如果说“有动能有活力”靠的是硬核实力,那么“有气质有颜值”的目标又如何实现?
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、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是重中之重。
今年7月,常州被评为2023高质量发展十佳城市,在创新活力、绿色生态、协调发展、开放合作、民生共享5个领域排名全国领先,可以称得上是实实在在的“绿富美”城市。
一江一河,四湖五山。作为地道的江南水乡,“水”在常州的环境治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。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,具有重要意义。笔者梳理了常州做好“水文章”、推进河湖治理的三件法宝——“净”“减”“细”,从中一探常州“绿富美”的秘诀,也为常州实践两山理念、做好各项工作提供借鉴。
净
水清气净,鱼翔浅底
美丽常州建设是贴近生活、可感可知的。
2022年11月15日上午,常州观鸟爱好者汤晓梅在长荡湖畔观测到4只白鹤,这4只白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、IUCN(世界自然保护联盟)极度濒危物种。这个新发现,刷新了常州的鸟种新纪录。
河湖兴则生态兴,生态兴则文明兴。好生态正是吸引鸟类“贵客”的关键所在。不只是长荡湖,市民们日常漫步在运河边,也能不时偶遇几只翩飞的白鹭。翩跹飞鸟,让水乡之美更添一分灵动。
这些年,常州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,城内处处可见河湖清澈、草青岸绿的清新景致。
据统计,常州有2702条(段)村级以上河道以及89座在册水库。纵横密布的水网,勾勒出常州的水乡底色,也考验着常州的治水能力。
常州写好水文章,靠的是系统推进而不是零敲碎打。建设“幸福河湖”,正是常州因地制宜写好“水文章”的重点工作之一。
去年以来,常州市水利部门将“幸福河湖”建设作为重点任务来抓,陆续出台《常州市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意见》《常州市幸福河湖评价办法(试行)》等政策文件,为幸福河湖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支撑。
在《常州市幸福河湖评价办法(试行)》关于河道的评分标准中,设置了“河安湖晏”“水清岸绿”“鱼翔浅底”“文昌人和”“公众满意”5个准则,每个准则下再进行细分指标设置,如防洪工程达标率、原水水质达标率、鱼类保有指数、水鸟栖息状况等。
这样的评分标准设置体现了常州治水科学而又细腻的一面:每一个可感可知的水清河美背后,其实都是专业、细致而硬核的考核判定。
在市水利部门的统一部署下,各辖市区因地制宜,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幸福河湖建设工作,臭水沟变清溪流、脏水岸变绿水岸的故事,正在不断上演着。
武进区通过综合整治,将黑臭河道变为水清岸绿的“幸福河”。
△ 武进区洛阳镇曹王浜,过去常年水流封闭不畅、水质不佳。去年,通过河道清淤、控源截污、生态护岸等多重措施,重现“有河有景”“有河有文”的美丽治水新画卷。
天宁区通过区域治理,塑造了独具韵味的水乡风貌。
△ 天宁区郑陆镇丰北村,以黄家浜一带为主线,打造水生花卉、艺术乡土、水天一色、渔歌唱晚四个乡村景观体验片区,再现“水网纵横、鱼米丰盈”的江南水乡之景。
溧阳的上兴河,钟楼的白荡河,金坛的纪庄河……
一桩桩、一件件,看似都是细碎小事,实则是水环境治理的大事。截至目前,常州建成幸福河湖422条,建设各类河长制主题公园21个,完成96条示范幸福河湖建设任务。“幸福”从水中向两岸延伸,老百姓的获得感、满足感和幸福感越来越强。
减
搬迁腾退,秀带蝶变
美丽常州建设是动真格、见真招的。
河湖治理的“高颜值”,如何助力经济发展的“高质量”?常州的办法是:做减法。
老大运河的治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
位于天宁区的老大运河传承着常州的千年文脉。过去,运河边林立的工厂和码头见证了辉煌的工业文明,但污水乱排、乱搭乱建等问题也接踵而至。
为了治好运河水,同时也为了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,常州市天宁区水利部门花了大功夫:在有关部门搬迁改造老工业基地、全面腾退沿线低效产业之后,大力清淤截流、排查整治。
现在,运河沿岸随处可见水清岸绿的秀丽景致。不止如此,常州在保留诸多工业遗存建筑的同时,还构建了绿色生态长廊,将河岸植被覆盖率提升至76%。
摄影:双桂女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大运河畔的老工业基地,通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,一改臭味围城、黑水入河的“黑历史”,实现了生物医药、纺织服装、智慧物流等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,3个年销售超百亿元的物流园区集聚了规上服务业企业280家,2020年实现销售超400亿元,完成了从工业“锈带”到运河“秀带”的转变。
水润万物,城因湖兴。家门口的水清岸绿,不仅关乎着百姓最切身的幸福体验,也关系着城市的经济发展。在生态环境上做减法,通过河湖治理保护倒逼产业转型升级,用实际行动表露了常州治水的决心和智慧。
一面是昂首阔步的现代化发展,一面是温润雅致的水乡底蕴。常州高质量迈入万亿之城的奋进之路,不只有产业升级、发展提速,更有环境添绿、生态向好。河水更清了、河岸更绿了,每一个居住在常州的人,都是常州生态之变的见证者,也是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受益者。
细
让河湖治理延伸至细微处
美丽常州建设是细微处见真章的。
“经过小微水体整治,我们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‘水美’村庄了。”
天宁区梧岗村的五组河、大塘河、新沟塘,一度环境问题突出,河水变少变脏。经河底清淤、岸坡整治、绿化种植等综合整治后,目前,几条河的水质均提升至Ⅳ类以上,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得到明显提升。近日,梧岗村入选2023年度常州市小微水体优秀片区名单。
△天宁区梧岗村
越是细微处,越考验治水能力。为了“一城水更清”,常州水利部门将河湖治理向小微水体延伸,着力疏通河湖治理的痛点和难点。
2020年,常州在全省率先印发《关于推行小微水体河长制的指导意见》。常州星罗棋布的小微水体,也逐渐建立起了河长制和长效管护机制,“小桥流水”的水乡风貌渐渐在常州各地得以重现。
△ 城湾村为武进区雪堰镇下辖行政村,通过对全村水系、埠头河进行整治,小微水体变成了小微景观。
△ 太湖新一轮生态清淤工程一期项目位于竺山湖湖区,目前已完成清淤15万立方米,全部完成后将有效提升太湖水环境质量,降低湖泛风险。
清淤、治污、净水、复绿……在长三角生态中轴崛起过程中,常州的河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。
按照计划,今年全市将建成幸福河湖158条,完成问题小微水体整治800个,全面完成小微水体三年整治任务。其中,全市将投入6500万元重点打造25条市级示范幸福河湖、20个市级小微水体优秀片区(村、社区),列入市政府2023年度10件民生实事项目(环境改善工程)。
清水绿岸、浩渺烟波,是自然赋予人的宝贵财富,也维系着人们情系山水的精神感怀。为“守护一城清水”的常州实践,是常州做好“水文章”的一例生动注脚,也是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现实探索。常州爱水、护水的决心和行动,正在让“清水绿岸、鱼翔浅底”的美好愿景逐步成为现实。
来源 | 觅渡新语
注:文内未注明作者与来源的图片选自常州日报、常州发布与水润龙城。
参考文章:
1.常州天宁加快打造国家级“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”,常州日报
2.市委常委、统战部部长杨芬巡查太湖,常州市水利局
3.常州武进:小微水体出新出彩,环太湖水环境彰显“生态绿”,武进区洛阳镇
4.常州:河湖长制 让江南“水清岸绿”,常州发布
5.“常州自然观察团”报告显示——2022年, 在长荡湖湿地观测到野生鸟类达222种,常州日报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Copyright 2015-2022 起点净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2 联系邮箱: 39 60 29 14 2@qq.com